深圳宝安网 > 新闻板块 > 宝安新闻

姚义善:投身部队誓死报效祖国 复员回乡带领村民致富

2021-02-24 来源:宝安日报

人物简介姚义善,男,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1949年入伍,成为某独立营的一名战士。1953年加入抗美援朝军队战斗序列,积极备战。195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结束后在武装部门工作,1963年服从安排回到农村,曾担任党支部书记3年。晚年随子女定居宝安,与爱人相濡以沫。在部队服役期间,曾获三等功奖励。2020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义无反顾 

放牛娃入伍当战士

姚义善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父母早逝。1岁无母,2岁无父,从小成为孤儿,由外婆抚养,没上过一天学。他在地主家干活,饥寒交迫。白天放牛,晚上与牛同住,直到16岁。长期的艰苦生活,磨炼出了他钢铁般的斗志,他暗下决心,要改变旧世界、翻身做主人,他相信穷苦人民终会有好日子过。

改变命运的时刻终于来临。1949年8月,解放军来到了他所在的球川镇。当时,他正在附近的山上和几个放牛娃一起放牛,得知解放军来了,立即飞奔至解放军驻地,强烈要求加入解放军队伍。16岁的姚义善顺利加入某独立营,成为一名战士。1953年初,姚义善所在的部队接到了随时入朝作战的待命指示,部队进入战备状态,随即给战士们下发入朝战备物资,如军用水壶、背包等,并下达了随时奔赴朝鲜战场、严守部队行动秘密的指令。所有战士按照部队的要求,进入临战状态。

当时,姚义善已有了心爱的妻子。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借口要去外地学习几个月,并安顿好妻子。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更加坚定了上阵杀敌、以身报国的决心。因为不识字,出发前姚义善以口述的形式请战友代写了一封遗书,藏在行军包里。在金华军分区所属的部队驻地,他和战友们一样,投入战前的紧张学习、训练中,比平时多几倍的训练强度对他来说也不是难事,因为他的心早已飞往前方的战场。服从命令、保家卫国是每一个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热血男儿的担当。他天天苦练杀敌本领,丝毫没有松懈。几个月下来,实训取得很大进步,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

进入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部队接到不用参战的指令。姚义善参战的愿望落了空,当时就伤心地哭了。然而,尽管他所在的部队因形势变化未能入朝作战,但因他的优异表现,仍然受到了部队的表扬。

大义果敢

速抓匪首大快人心

常山县与江山县之间有一条小路,两边是大山,地势险要。以姚佛为首的土匪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直盘踞在此地,占山为王,为非作歹,抢掠路人钱财,也经常下山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祸害方圆十里的百姓。

姚义善跟随剿匪的部队回到了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是那么的熟悉。面对匪患,他立场坚定,誓剿匪祸,保一方平安。俗话说:擒贼先擒王。一天,剿匪工作队接到了附近老百姓的举报,土匪头子姚佛在镇上的一个相好处留宿。事不宜迟,姚义善与工作队的同志们连夜赶往姚佛藏身处,突现在匪首面前,让毫无防备的姚佛束手就擒。随后,其他残匪在劝导下停止抵抗、缴械投降,接受人民的审判。常山、江山地区匪患彻底清除,人民群众终于过上了安宁的生活。姚义善和剿匪工作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们勇敢果断、快速擒拿土匪头子的事迹一时传遍大街小巷。

1963年,姚义善响应号召,复员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扎根大山,担任村支书带领村民开荒、造田、修水利等,再苦再累也没叫过一声苦,并始终以军人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如今的姚义善,与老伴定居宝安,和儿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宝安日报记者 黄芳 通讯员 叶翔清 樊泽田 文/图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