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新闻板块 > 宝安新闻

与时代同行| 访摄影家王文舵

2021-02-22 来源:中国摄影家

封面:2021年第一缕阳光

2021年1月1日,深圳

摄影:王文舵


与时代同行

——访摄影家王文舵

摄影/王文舵  采访/阳丽君 刘伟

为中国喝彩。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vs日本女足比赛,图为中国队获得冠军时球迷喝彩瞬间,2011年。王文舵 摄


优秀的作品是有灵魂的,作品的灵魂是作者灵感与现实生活瞬间碰撞的火花。

阳丽君(以下简称阳):你曾从事过九年的美术教育,那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摄影的呢?

王文舵(以下简称王):我1985年随父母来到深圳,1989年7月深圳教育学院师范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深圳宝安宝城小学任美术教师,其间,还曾就读并毕业于深圳大学设计艺术专业(大专)、华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在做美术老师的第一年,为方便收集美术素材,我萌生了买一部照相机的想法。我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1989年12月,他给我买了我的第一部相机,自此,我开始了学习摄影艺术的历程。次年,我参加了深圳摄影学会举办的“深圳摄影新星大赛”、第三届中国特区摄影艺术展览和“富士胶卷杯”全国摄影十杰年赛等活动,其中15幅作品入选、获奖,并获得了1991年“深圳摄影新星”称号,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摄影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在美术教学中,我创办了摄影兴趣班,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前来学习摄影艺术,时年,摄影兴趣班成为我美术摄影教学的亮点课堂,很多小同学在全国、省、市青少年摄影比赛中获奖。1993年,我当选“深圳市首届十佳青年教师”,这对我也是个极大的鼓励,就这样,我对摄影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浓。

阳:你当时获“深圳摄影新星”的作品是什么内容?

王:那时候我主要关注的是深圳的城市建设。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经济特区正处于城市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那时候,我经常骑单车往返于家和学校,在我的必经之路上,深圳宝安机场建设得如火如荼,我被那种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吸引住了,于是多次走进建设工地,用相机记录了当时机场建设以及工人吃饭、生活的场景,《拓荒牛》就是当时拍摄的。

自从喜欢上摄影以后,我便一直在用相机作画。早期,我的作品以风景、城市建设为主,审美的基础也源于美术,因此,在拍摄中总是会不自觉地以美术的眼光、绘画的语言去摄影,这一特点也体现在我现在的人文题材中。

车水马龙,福田竹子林,1991年。王文舵 摄

拓荒牛,建设中的深圳宝安机场,1990年。王文舵 摄

刘伟(以下简称刘):你的许多作品形式感很强,这是否与你学习美术有关?

王:确实是。因为学习美术,所以,我崇尚绘画主义摄影,摄影理念也遵循简单的法则、注重美术视觉、注重删繁就简,认为越简练的素材越有视觉冲击力,越是简单的色彩越有艺术感染力。比如,一个元素重复、叠加就会产生形式感,因此,在我的画面中有成百上千的人出现时,我会用美术的语言将画面统一起来,构成独特的美感。此外,我也会不断地吸取和借鉴诗词、书法、音乐等艺术门类的营养和内涵。

深圳是一个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生活在深圳,我用绘画的语言、文化的观念表现现代的深圳,目的是要寻找心中的视觉音符,在传承中探索,在继承中创新。

刘:你认为摄影艺术创作离不开哪些因素?

王:首先,艺术创作离不开灵感。优秀的作品是有灵魂的,作品的灵魂是作者的灵感与现实生活瞬间碰撞的火花。李树峰老师经常讲,看与见其实是辩证关系,看不看得到,看到了是否有触动,在影像的“场”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其次,艺术创作离不开观看的方法。我们的观看、创作经常会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不同阶段。我的创作始终坚持从原点出发,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回望原点,因此,我的许多摄影观念不乏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靠拢。比如,《庄子》寓言第二十七篇讲了一个关于“得道的阶段”的故事。颜成子游对南郭子綦说:自从我追随老师学道以来,第一年心如野马,第二年才开始收敛,第三年心无挂碍,第四年混同物我,第五年大众来归,第六年通鬼神,第七年顺乎自然,第八年忘去生死,第九年大彻大悟。只有顺应自然的本性循序渐进,才有可能提高认识自然的感悟能力。我们学习摄影的过程也应这样,不能急躁,更不能浮躁。我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对摄影艺术的理解慢慢深入,但惯性思维也越来越多,只要坚持对自己的作品在不断否定中去伪存真,并积极学习新思想、新观念,才有可能与时代同行、与时代同步,因此,摄影艺术永远在路上。

再者,我始终认为艺术作品要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和传播力。然而,怎么才能产生灵魂?我认为作品的灵魂就是文化内涵、闪亮的人文精神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摄影创作需要始终坚持深入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感悟生活,此外,还需在创作中不断提炼、创新,才能捕捉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它是感和应、看与见的辩证关系,灵感是因,灵魂是果,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人的思想就像种子一样,收获怎样的果实乃依自己播下的种子而定。当我们遵循自然的法则来认识自然时,宝贵的视觉灵感将随之产生。就像一个有文化、有涵养的人,他就会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作为支撑,即使穿着华丽的外衣,也依旧没有神采,暗淡无光。

挑砖工人,宝安西乡码头,1999年。  王文舵 摄

台风即将来临,南澳避风港,1990年。  王文舵 摄

刘:继拍摄深圳建设初期之后,你主要关注的是哪些方面?

王:40多年来,深圳的发展可以说是十年一个时代,从建设初期到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从深南大道到深中通道,从福田保税区到前海自贸区,从三来一补到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我一直在坚持拍摄,但同时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更多关注的还是深圳的文化题材。

深圳的文化创新发展日新月异,公共文化服务普惠民生,文化活动繁荣兴盛。在重大的历史时刻,均有精彩的文化活动,我在拍摄中也会特别注重对这一方面的表现。比如,1997年喜迎香港回归祖国,万众欢腾跨越新千年,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以及回顾与展望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我都用镜头记录了这些历史性的瞬间,并纳入了我的“深圳音符”系列作品。

另外,在日常的节庆文化活动中,我所在的宝安区也会组织相应的主题文化活动,这时候,我也时刻不忘用镜头记录。比如,《千名少年绘蓝图》是我站到单位楼上用大画幅相机俯拍一千多位小朋友画环保题材的场景,画面中美术点、线、面的构成方式形成音符画面,当时看似很平常,现在十多年过去,变得越来越有历史意义了。

开拓者,深圳龙岗布吉岗头村,1991年。王文舵 摄

阳:你一般通过哪些途径寻找创作灵感?再者,什么是你在创作中遵循的原则?

王:其实,我还一直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因此,会经常沉浸在中外名曲中寻找创作灵感、发掘创作素材。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总是能给我的创作以滋养,我经常会在看到某个场景的同时联想到某首诗词,于是借着相机这个媒介将心中的意境传递出来。另外,在具体的拍摄中,我会尽可能用简练的语言、简洁的色彩表达情感,这是其一;其二,这些年,我的主要精力在群众文化艺术工作方面,但我也不曾忘却我对摄影艺术的追求。

我们观看一幅优秀的作品,视觉最终会定格在某个特定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视觉中心。视觉中心就是从你第一眼看见,并在环顾四周后最终又回到的那个原点。真正的摄影,在你看见的瞬间就已经定格下心灵的蓝图。

摄影艺术就是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找到自己创作的切入点,在既定的创作方向上坚持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有些艺术家的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不论风格如何多变,题材如何多样,艺术家作品中的思想性是一脉相承的。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你的观念、思想会毫无保留地体现在你的创作中,直接影响创作结果。

阳:香港离广东很近,20世纪90年代你开始创作的时候,是否有受到香港沙龙摄影的影响?

王:深圳与香港文化同宗同源,因此,“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很庆幸,我学摄影没多久就找到了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摄影学会举办了“富士胶卷杯”全国摄影十杰年赛等这样的大型摄影活动,深受全国摄影人的喜爱和支持,在国内造成了很大的反响。时年,在何煌友会长的带领下,以深圳摄影大厦为基地,两岸三地和国际的摄影艺术交流非常密切。那时候,郎静山、陈复礼、简庆福、张伯根、李公剑和吴印咸、吕厚民、朱宪民、梁惠湘等摄影名家经常会受邀出席深圳的摄影交流活动。1997年8月,第24届国际摄联大会在深圳取得空前成功。之后,在深圳摄影学会组织的展览、比赛、交流活动中,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沙龙摄影艺术和国内外其他摄影流派的熏陶。但因为我自身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缘故,因此,在美术与沙龙摄影艺术的相互交融中,我更倾向于选择纪实摄影的表现手法。所以,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一直想摆脱唯美的沙龙式摄影时尚。

刘:也就是说,在纪实摄影和沙龙摄影之间,你当时就已经有了明确的选择?

王:比较明确。之所以说没有选择沙龙摄影的创作路径,一是因为我的作品很少在暗房中加工、修改,更多地还是忠实表达人与自然,并在各种摄影流派的不断融合中,以美术的眼光和对沙龙摄影艺术优点的借鉴探索纪实摄影。我始终坚信,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你的观念、思想会毫无保留地体现在你的创作中,直接影响创作结果。比如,日常与人交往中,我始终秉持平和、对等的态度,无论面对的拍摄群体是什么,我都会把自己当作他们其中的一份子,融入当下,按下快门的瞬间,彼此是自然而然、不互相察觉的状态。

庆祝香港回归,1997年。王文舵 摄

阳:你在接触摄影之初,就决定把镜头对准深圳的发展,当时是基于什么原因呢?

王:更多地是出于我在本地读书、工作,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可以说,深圳是我的第二故乡。不管是最初做美术教师时把摄影当作业余爱好,还是后来的群文摄影专业工作到现在的文化工作,我都是因源自内心的热爱对工作充满热情。

我坚持把镜头对准深圳,因为这里有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2010年的时候,“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以下简称“十大观念”)揭晓,当时我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梳理,并从中抽取了十幅进行对照。在我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自己创作理念自然而然地与“十大观念”的精神相吻合,再现了作品创作年代所显现的时代特征。

比如,作品《特区音符》拍摄于1991年布吉岗头村,画面中的五部推土机联合耕耘,仿佛是五线音符,奏响变革之音,有开天辟地的意味,代表着开拓与创新;《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我获得很多奖项的一幅作品,原名《心心相印》,2001年,深圳世界之窗广场举办深圳跨世纪婚典活动,在深圳创业、学习和生活的各界精英组成200对新人在此喜结良缘。在一对对新人交换爱情信物、接吻的时刻,我按下了快门,定格了这动人瞬间。深圳是新移民城市,深圳人包容、热情,此外,开放、多元的移民文化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人选择定居深圳,只要来到深圳工作和生活,就是深圳人。

刘:纪实摄影的创作手法很多元,有的人会着重强调视觉冲击,你怎么看待这种夸张化了的作品表达?

王:我认为纪实摄影的创作手法需要多元发展。视觉冲击力首先是题材吸引力,二是文化内涵的感染力。如果过度地追求效果,色彩、主体视觉夸张化表达,会造成对作品本身内涵和真实性的忽视。当然,这些作品也会在刚开始因为新鲜深受追捧,但其中不乏只是对形式的一味追随,以致于最后变成纯粹的形式主义,不宜倡导。然而,作品终究是要靠时间、靠历史去伪存真。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在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纪实摄影的创作也要树立“换个角度看世界”的创新理念,与时代同步。

深圳记忆,深圳前海大铲湾码头,2014年。王文舵 摄

参加演出,深圳市首届“青工风采”文体节,宝安海滨广场,2006年。王文舵 摄


阳:与深圳其他纪实摄影师相比,你觉得你跟他们的异同在哪里?

王:深圳的纪实摄影不乏名家、大家。深圳纪实摄影流派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符合深圳多元文化在聚集中相互交融、相互包容的特点。深圳成功的纪实摄影家在题材上有几个共同点,一是致力于深圳城市精神表达;二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在场;三是研究课题的多样化;四是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与深圳其他纪实摄影师相比,我认为我跟他们主要是风格和形式有所不同。我比较善于运用人文关怀的表现手法,注重画面素质和成像质量,也注重对美术手法的应用。此外,我的创作理念也深受绘画主义、纯粹主义和自然主义等摄影派别的影响。


如果要问我在摄影中坚持的理念是什么,那就是感恩的情怀,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时代,与时代同行。

阳:现在,许多纪实摄影师都改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你为什么还坚持用大画幅相机呢?

王:一直以来,我使用不同的相机拍摄,也在不断收藏各类型相机,从135相机到8×10大画幅等百年相机兼有。就像在小学做美术教师的那九年,我经常会在床头放着相机,身边的人都说我太珍爱相机了,或许,这就是我的摄影情结吧。

数码摄影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我仍然对大画幅胶片摄影情有独钟。现在,一百多年前的摄影技术依然在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传统和数码之间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法实现转换。1990年开始,我就把家里的一间屋子改造成暗房,自己冲洗照片。近年来,照片都交给专业人士冲洗。接下来,我将把传统暗房作为一项传承,在我的摄影工作室重新搭建。营造这样的一个空间,主要是想让摄影爱好者、孩子们到文化馆、博物馆就可以了解照相原理、照片制作过程,使摄影成为他们可以实际参与、体验的项目,并体会到自己制作摄影作品的乐趣。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首先要坚持创作、接触不同类型的相机,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各项展览、展示活动,与不同群体、不同流派保持交流,尽可能拓宽自己的视角,这样才能把工作干“活”。当然,选择什么工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观念跟表达相吻合。所以,在这个特定的时空中,使用大画幅摄影的优势就是保护与传承,继承与创新。

面对摄影从胶片向数码的转变,我始终认为摄影应该守正创新,传统胶片依旧有其无法替代的功用。2008年以来,使用数码相机的创作逐渐占据主导,胶片拍摄成为辅助。然而,直到今天,我还是想继续用大画幅相机来拍摄深圳。


来了,就是深圳人,在深圳世界之窗举办集体婚礼,2001年。王文舵 摄


阳:你不仅自己创作,同时还是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

王:是的,比如“群艺杯”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这是由当时的文化部办公厅立项批准,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联合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创办人苏伟明会长)于2001年在深圳创办的大型群文精品赛事。2004年落户深圳宝安,由我接任组委会秘书长工作。展览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了十届赛事。

20年来,历届“群艺杯”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每届确定一个摄影主题,比如,“大地情怀·寻梦中国”“新时代·新征程”“绿水青山·乡土家园”“中国人的面孔”等,先后在北京、福建、山西、广东等全国各地国际摄影周活动中展览和巡展50多场次,并曾代表文化部东渡扶桑,参加中日文化交流活动。

20年来,历届全国“群艺杯”摄影艺术展览参赛人数近3万人次,传统和网络线上征稿收到摄影作品达10万余件。现如今,“群艺杯”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业已成为全国群文摄影活动的常设品牌活动,每届评选出的优秀获奖作品近200幅,获奖作品均由《中国摄影家》杂志、中国摄影家网线上线下同步发表,在全国摄影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服务群众逾200万人,目的就是让影像的力量、影像的魅力走入千家万户。

我还曾连续四届担任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名家邀请展板块、手机摄影展板块和宝安平行展策展人等。

产业工人,深圳宝安沙井街道精达电子厂,2019年。王文舵 摄


阳:在未来工作或创作中,你有什么计划吗?

王: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紧接着半年后又推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这两个政策的推行对大湾区摄影艺术,乃至深圳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也给每个摄影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动力。

深圳发展40多年,之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去思考如何先行先试,这是摆在我们摄影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认为,一是要不间断地记录。二是要不断地提升拍摄质量,在培养有情怀、有温度、有创新、有思想的摄影工作者的同时,组织大家系统性地深入挖掘湾区题材。三是要共建共享湾区影像。一方面,邀请全国的著名摄影艺术家、摄影团体参与到大湾区的活动中来,另一方面,组织联合采风创作活动,通过湾区城市联展的方式互联互通、互惠互利,进行摄影流派研讨、碰撞,合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摄影艺术融合发展。

近期,我被认定为深圳宝安区文化名家摄影工作室领衔人,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计划在两年内完成100幅大画幅相机拍摄的大湾区黑白影像。在这个项目中,不仅会使用胶片,还将尝试使用现代工艺的黑白制作形式,以此来表达对深圳和湾区城市的情感记忆。

年轻的脚步,深圳宝安中心区,2019年。  王文舵 摄


阳:你如何看待摄影与时代的关系?

王:我认为摄影就是要真实地反映当下的感觉,忠实地表现这个时代,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摄影才能真正发挥它的职能。摄影就在当下,立足本土、关注本土是把握时代特征的最有效途径。回顾这30年的摄影经历,我觉得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历史。此外,摄影也没有过去式,只有进行时。新时代的摄影艺术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有新作为、新担当,这样才能成为时代的风向标。

如果要问我在摄影中坚持的理念是什么,那就是感恩的情怀,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时代,与时代同行!

阳:谢谢。

作者简介

  王文舵,1970年生,广东省龙川县人。1989年7月至1997年12月,任深圳市宝城小学美术教师;1997年12月至2017年5月,先后任深圳市宝安区文化艺术馆摄影专业干部、摄影部主任、副馆长、工会主席;现为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副主任(副馆长)、党支部副书记、研究馆员,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作品《千年等一回》曾获第十二届全国“群星奖”金奖、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出版著作《深圳音符:王文舵摄影作品集》。

*原文刊载于《中国摄影家》杂志2021年2期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