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专栏

抓住重大历史机遇 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2021-01-26 来源:宝安日报

2020年

经济发展

基本情况

2020年,我们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历史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经济全球化逆流加重等背景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住经济增长的逻辑

从GDP结构分析,梳理出了抓经济增长的逻辑,就是抓“2+5”产业。“2”是工业和营利性服务业两大龙头产业。“5”是五大潜力产业,包括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建筑业。

建立稳增长工作机制

下半年起,抽调工信、发改、住建、科创、统计等主要产业部门成立稳增长工作专班,集中办公,研究经济形势,联系重点企业,宣讲稳增长政策,检查督促各部门、各街道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每周与各街道办事处主任视频连线,每月召开专题会议,调度、部署疫情防控和稳增长工作。

创新落实稳增长政策

及时出台“复工6条”“撑企10条”“促消费8条”等政策,搭建“关企直通车”,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对往年的产业扶持政策进行调整,出台《宝安区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稳增长的若干措施》,由产值导向转变为增加值导向,产业扶持更加精准科学。2020年新增申报年度入库“四上”企业1649家,占全市28.1%,其中规上工业企业913家,增长29.3%。

大力拓空间、招优商、稳好商

圆满完成产业空间土地整备187公顷,清理闲散用地39宗76万平方米,8个平方公里级项目加快推进。为顺丰、中车、三诺、易瑞等7家重点企业提供产业用地,完成京东、云天励飞等10家企业项目遴选,正在开展麦克韦尔、洲明科技等16家企业项目遴选,“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动工建设,VIVO、亚太卫星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通过空间保障促进顺丰、腾讯、立讯精密、欣旺达等大企业产能回归,举办10场宝安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重大项目和产业空间资源对接活动。高规格举办2020宝博会、智博会,承办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在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签约29宗。新引进重大项目102宗,新增注册资本208亿元,同比增长107%。新增商事主体11.7万户,总数突破80万家。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76.19亿元,增长30.6%,增速和总量均位列全市第三。新增国高企业957家,总数达5842家、持续4年位列全省区县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991.3亿元,增长4.6%。全区专利授权数总量达53167件,占全市比重26.3%,连续两年全市排名第一。

提高企业服务能力

出台并落实“柔性执法8条”“推广优质产品和服务8条”,旗帜鲜明保护市场主体。减免租金7亿元、电费补贴8亿元,解决企业过桥资金需求2.15亿元。发放17.67亿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扶持企业6325家次。金融超市促成1414家企业199亿元贷款。“宝i企”智慧服务平台成功上线,服务企业6.3万家。建成全国首个5G行政服务大厅。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中心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宝安位列中国创新百强区、营商环境百强区第二,2020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第四。

2021年

经济工作

重点任务

接下来将重点做好

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推进“1+2+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加快顺丰、三诺、欣旺达、银宝山新等产业园区建设,鹏鼎第二园区完工。新增“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50家。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推动中国(深圳)工业博览馆规划建设。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和3个行业级节点,推动2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扶持技改项目80个以上,完成技改投资110亿元。

●做大做优做强总部、数字、会展、临空、海洋、文旅六大特色经济。

加大产业空间供给

●推动产业空间提质增效。

重点推动107国道发展带、茅洲河“一河两岸”、环立新湖片区等重点片区更新。

●实施产业用地精准招商。

在5G、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和高端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宗、10亿元以上项目10宗,完成重点产业项目供地6宗。

●争取开展用地改革试点。

开展国有已出让用地利益统筹、旧工业区综合整治、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等改革试点。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重点围绕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90亿元。

●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实力。

持续实施“双迈进”战略,新增国高企业500家以上、规上国高企业200家以上。

●加大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

支持先进电子材料院组建国家集成电路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广东省先进电子封装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落地运作。新增共享实验室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0个。

●搭建科技成果合作交流平台。

高标准举办“宝创赛”,推动100项以上的大赛优秀项目在区内产业化。

●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程。

加快湾区国际人才港建设,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创新创业团队10个以上。培育认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宝安工匠”,完成新型学徒制培训2000人。

狠抓固定资产投资

确保完成1620亿元年度固投任务,推动1005个、138亿元政府投资项目如期建设,其中完成210亿工业投资。

●加大重点片区投资强度。

推进中央绿轴、滨海廊桥、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商业地块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宝安中心区、空港新城、深中通道门户区等重点片区全年投资总额不低于360亿元。

●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

加快推进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0号线(一期)建成通车,协调加快大铲湾二期,轨道12、13号线建设,协助推进机场三跑道、T4航站楼、卫星厅、机荷高速、深中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

●继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

加快推动西湾小学等27所学校建设,重点推进宝安空海救援医院、区儿童医院等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推动消费出口双回升

●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完成物美、麦德龙华南总部、佛罗伦萨小镇等项目选址,推动“湾区之心”、京东国际等项目落地建设。统筹组织宝安购物节活动,打造“宝安优品展销专区”。

●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深化与深圳海关的合作,鼓励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地区市场,新增AEO企业10家。建设2个市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

●持续深化中德合作。

加快建设华南德国中心、中德(欧)产业示范园(二期),中德环保研发中心、宝安-包豪斯协同创新中心年内启动建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企业精准服务。

继续落实好减税降费、电价补贴等惠企政策。将年产值(营收)5000万元以上企业纳入领导挂点服务范围。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引进2家持牌金融机构或分支机构。撬动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200亿元以上。

●开展上市企业培育。

与深交所开展深度合作,争取新增上市企业10家。遴选10家企业开展重点培育,将区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纳入奖励范围。

●强化法治保障。

实施好“柔性执法8条”,完善企业服务和执法联动机制。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