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伯:把部队的故事讲给身边的晚辈听

刘承伯(左)和他老伴相濡以沫。

人物简介

刘承伯,男,祖籍广东佛山,1932年出生于上海。1951年1月9日应征入伍到解放军汉口第四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修理,1953年4月入朝作战,1958年12月回到辽宁大连,1959年1月分配到位于北京西郊的解放军通讯兵部(隶属于解放军总参谋部)。1964年从北京退伍分配到湖南省株洲市无线电五厂,先后担任过采购员、副厂长等职务,于1992年退休,现生活在宝安。

少年入伍当兵一腔热血保家卫国

1950年,与我国仅一江之隔的朝鲜,爆发了战争。当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拉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刘承伯迫切希望参军,加入到这场伟大的战争中。得到父母支持后,他于1951年1月9日入伍,分配到解放军汉口第四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修理。两年的学习期满,1953年4月,刘承伯跟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来到了朝鲜战场。

当刘承伯抵达朝鲜的时候,战火已经停熄。然而,美军并没有撤军,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旧处于高度警戒的状态。这个时候,一方面要随时准备突如其来的战斗;另一方面,要着手进行战后恢复重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但援朝工作却在如火如荼进行着。饱受战火的摧残,当地村庄、房屋被毁,田野一片荒芜,河流堵塞、桥梁断裂,所见之处,满目疮痍。刘承伯所在的部队,在受灾最严重的村庄驻扎下来,帮助朝鲜老百姓进行战后重建。

刘承伯和战友们开始了铺路和搭桥的工作。没有现代化的作业工具,战士们用肩挑、用背扛,夜以继日地奋战;没有足够的材料,战士们就地取材。他们开山炸石,用铁锤把大石头敲碎,铺进道路里、筑进桥墩里。最难克服的是朝鲜的气候环境,到了冬天,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度,战士们依旧在热火朝天地干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繁重的体力劳动,在一个个年轻的战士身上留下痕迹。他们的手掌、脚掌被磨掉了一层又一层的皮,长出厚厚的老茧,鞋子磨破了一双又一双。在战士们的努力下,损坏的道路畅通无阻了,断掉的桥梁又重新连接上了。看着行走在道路、桥梁上的朝鲜老百姓,战士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军营的灯光

让朝鲜人民感受到安宁

当时的朝鲜,男人几乎都参军去了,留在村庄里面的是妇女和儿童,她们迫切需要保护。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营房里面便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这时候,总有朝鲜大娘,迈着蹒跚的步子结伴前来,确认中国军人还在,她们心里便踏实了。部队有一个习惯,只要是中国志愿军扎营的地方,每天晚上都会亮起一盏长明灯,这不仅仅是为了照明,更重要的是让周围的朝鲜人民看到这个灯光而安心。

等到黎明到来,朝鲜大地上又是另外的景象:孩童结伴背着书包上学,农民赶着牛车下地劳作,工人穿着工衣走在通往工厂的路上。依旧有朝鲜大娘来到营房外面,远远地看一眼中国军人才离开。因为有军营的灯光,因为有中国军人的守护,她们度过了一个个有“亲人”在旁守护而心感踏实的夜晚。

1958年12月,刘承伯跟着部队回到了大连。1959年1月,刘承伯分配到位于北京西郊、隶属于总参谋部的解放军通讯兵部。1964年,刘承伯从北京转业到地方,分配到了湖南省株洲市无线电五厂工作。

刘承伯转业到地方,把在部队学到的知识也带到了地方。刘承伯进入株洲市无线电五厂后从采购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后来担任副厂长,直至1992年退休后迁到深圳宝安养老。如今,刘承伯依旧关心国家大事,依旧保持着爱看报纸的习惯,并且积极参与社区党员活动,把部队的故事讲给身边的晚辈听,让军人精神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他们成长成才。

宝安日报记者 黄芳 通讯员 樊泽田 文/图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