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创高地”创新潮涌 宝安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走笔

“质量品牌百强引领”第十一期宝安发布现场。

高交会中,市民了解新潮小家电。

11月15日,第二十二届高交会落下帷幕,宝安展区携25家企业亮相,再次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每年我都会来高交会,宝安年年参展,年年精彩,众多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宝安展区的粉丝如是说。

创新之潮正在“智创高地”汹涌澎湃。近年来,宝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突破口,加快构建起高质量的“高新企业链、研发层级链、创新载体链、科技服务链”“四链闭环”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结构,这些产业在宝安的“茁壮成长”,再次印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培育高新企业链

创新主体持续发力

近年来,宝安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捷报频传,洲明科技LED显示屏被评为国家“单项冠军产品”,市场份额全球前三;鹏鼎控股、景旺电子、崇达技术等位列全球PCB企业50强;立讯精密成为全国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商;欣旺达上榜2019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国内领先……成绩的背后,是宝安通过科技创新铸造的强劲动能。

一直以来,宝安把厚植“科创森林”作为宝安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起一条“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创新百强企业”的梯次接续科技企业梯队,将创新百强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划分为“大乔木”“灌木”“小树苗”,通过建立市、区、街道、园区、企业的五级互动衔接机制,努力做好“育树苗”“培灌木”“壮乔木”三篇文章,实现培育全覆盖。

当前,宝安共有488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3年保持全国区县第二、全省区县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也由2016年的362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338亿元,总量占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0%以上。

每株树都茂盛,森林才能茂盛。为加快提升辖区企业核心竞争力,宝安区从2018年开始,创造性地实施了“国高企业向规上企业迈进”“规上企业向国高企业转型”的“双迈进”战略,两年来,规上国高从1224家增长到2216家,净增992家。根据宝安区对近5年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调查显示,企业“存活率”达到99.32%,实现了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构建研发层级链

创新平台量质双升

“科技创新,关键在企业。”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宝安区长期以来没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地区研发几乎来源于企业,而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一种逆向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宝安区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真正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今年“十一”长假刚结束,深圳市赛时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国亮便开启忙碌的工作,奔赴华东地区与无锡夏普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洽谈合作,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

赛时达是宝安本土企业,主要从事液晶显示模组、背光源产品、平板显示的技术开发等。今年企业逆势增长,销售额预计将较去年上涨100%以上。“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我们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强度高达8%—10%。”丁国亮说,赛时达还与京东方、海康威视、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级实验室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在企业发展中提供了很大帮助,我们遇到困难都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围绕企业研发,宝安区科技部门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辅之强有力金融支持和政策保障,构建多层级研发链。从提出加快发展“企业实验室经济”的工作路径到围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补短板”,宝安重点推动企业以自建或与科研院所共建的模式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研发创新平台,让技术走出实验室再造企业生产力。“十三五”期间,新增欣旺达、银宝山新等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科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落户,实现高端研发机构建设“零的突破”。全至科技园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作共建深圳市协同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研究院……

随着高端研发平台的数量增加,宝安的研发机构也实现“量”的积累、“质”的提升。目前,全区的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达到2687间,比2016年翻了两番,全区5亿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覆盖率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率55.8%。全社会研发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从“十二五”末期的73亿元,增长至目前的175.19亿元,增长了140%,总量全市第三,R&D强度达到4.55%,超额完成“十三五”任务目标。在研发的带动下,2019年宝安区专利授权量达到4.14万件,专利授权量全市第一,日均授权113件。

优化创新载体链

推动产业空间扩容提质

10月3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0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深圳两家基地获得该称号,其中宝安区北大科创园上榜。这是宝安引领科技创新园迈向“国字号”走出的坚定步伐。

近年来,宝安聚焦产业空间功能联动、集聚集约、提质增效,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科技产业园”的全链条创新载体体系,重点打造一批以“科技桃花源”为标识的科技创新园,推动产业空间由粗放供给向精致供给转变,以创新导向重塑城市空间,以优质空间提升创新效率。

从2006年最初只有1家科技创新园,到2015年提出大孵化器战略逐步发展至32家科技创新园,再从2016年打造“科技桃花源”品牌开始,全区科技创新园实现了翻一番,达到7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达12家,位居全市第一;建成22个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其中国家级12个;累计释放各类创新产业空间达到760多万平方米,入驻科技企业8000多家。

在扩展创新空间的同时,宝安区还注重空间的提质增效。2018年起,建立了以“经济亩产”与“科技亩产”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园综合考评体系,以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促进创新产业空间加快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产业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与土地产出效益的双提升。此外,还成立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创新园区发展促进会,以园区运营方为主体、政府参与监督的模式来推动园区实现提质增效。

完善科技服务链

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今年初,我们把公司搬到宝安,厂房面积扩大到2000平方米,幸运的是还获得了今年的宝创赛企业组三等奖和深创赛先进制造行业企业组决赛二等奖,将收获不少政策奖励,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宝安发展的信心。”深圳市零差云控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学礼说。

据悉,宝安已连续举办七届宝创赛,历届大赛中的342个获奖优质项目落户宝安,获奖项目落地率达80%;连续3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成功吸引电子信息行业精英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宝安。宝安日渐成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各类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如何帮助企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米”,让创新和转化环节更加紧密地衔接?为此,宝安率先在全市打造集新产品展示、技术成果交易、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通过分行业不定期开展最新科技成果综合展示、项目路演、线上线下洽、每月举办两期“宝安发布”品牌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目前已举办展会16场、“宝安发布”25场,推出641家亮点企业和产品。

与此同时,宝安科技金融结合也取得很大进展。2018年以来,宝安区科技创新部门链接浙商银行、杭州银行、邮储银行、深圳农商行等金融机构资源,聚焦科技企业需求有针对性推出系列专属科技金融贷,三年来签约银行为345家科技企业放贷52亿元,快速解决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资金难题。

百舸争流,奋勇者先,创新者胜。在新的征程上,宝安科技创新事业将推动更高质量的“智创高地”建设。

宝安日报记者 高山 通讯员 梁筱良(图为资料图)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