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宝安书画家邹米的艺术之路

邹米。

年少成名,邹米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摸索着。他痴迷画画,钻研书法,常常浸淫在中华文化浩渺的苍穹下,不断游走于艺术的方方面面。近些年,邹米也在尝试创作深圳题材的作品。“画时代,就是要讲好深圳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他说。

少年成名 转益多师是吾师

1973年,邹米出生于湖南隆回,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12岁那年,邹米在邻居家看到《芥子园画谱》后两眼发亮,对画谱着了迷的他费尽周折,最后终于将它借回了家。于是,他每晚便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津津有味地临摹。画到后来,画谱中的画他全都能默写出来。15岁那年,他独创了筷子书法和弯头钢笔书法,参加在贵州遵义举办的全国“雏鹰杯”硬笔书法大赛获得特等奖,也因此成为贵州省遵义市书法家研究协会最年轻的中级会员。16岁,小邹米获全国“王学仲杯”书画大赛美术一等奖,同时破格成为中国遵义书画印研究会会员。17岁那年,邹米再攀高峰,被中国山水画家协会吸纳为正式会员。邹米在创作的同时,不断从中华千年文明宝库中汲取营养,通过“非遗”、通过“中国民间故事”、通过“传说”,文思泉涌,甘之如饴。

年少成名的他,却没有为名所累,固步自封。20世纪90年代,邹米来到深圳,做过专职设计,也学过雕塑技艺,勤奋学手艺。他脚踏实地,在模仿中创新,在打磨中深耕,“转益多师是吾师”,一步一个脚印,厚重走来,集雕塑、作诗、非遗修复于一炉。

佳作连出 作品独具匠心

1999年,邹米是第一个将中国汉字与诗境直接入画的诗人书画家。刚开始,邹米什么都画,但多半还处于临摹状态,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2017年开始,邹米专攻焦黑山水,焦黑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技法,浓墨之极即为焦,用干笔蘸上焦黑勾勒点擢,黑、密、厚、重,苍劲有力,很有质感。

“我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也没有接受强大的扶植,一路颠簸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我心中的草根,就是一无所有,不屈不挠!”邹米也曾颓废了几年,后来在经历了湘菜馆投资失败后,邹米痛定思痛,重振精神,回归到他习惯的画家路数。于是,佳作连出,其作品先后入选多本刊物并多次被海内外专业人士收藏。后来,邹米创立了画时代艺术公司,并出任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书法家协会副会长、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家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作为在深圳生活的艺术家,邹米也在尝试表现深圳的题材,先后创作完成了大型系列壁画“宝安十景”。他说他会继续画下去,争取画出“八十景”。目前,他正在筹划以深圳非遗为题材大型组画,希望将所有的深圳非遗项目都画出来。

宝安日报记者 唐冉 通讯员 黄世英 文/图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