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专栏

让“宝安工匠”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2020-08-25 来源:宝安日报

宝安在全国率先构建可量化的工匠评选指标体系,首批认定20名“宝安工匠”

区总工会按照区委工作部署,牵头成立项目组,数十次深入企业调研,征求行业专家、一线技术工人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符合宝安产业实际、具有宝安特色,可量化、易操作的“宝安工匠”(制造业)评选指标体系。

对照“宝安工匠”评选指标体系,且经过多轮检验和测评,宝安率先在优势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评选认定了20名“宝安工匠”。因对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突破性创新,邓时累成为这20名“宝安工匠”之一。


从事研发设计和创新发明的“从0到1”的邵鹏睿、掌握中厚板单道激光焊操作绝活的邓时累、推动高精度微小齿轮大批量生产的“模具大师傅”陆志强、“从1到N”的工艺工程专家梁勇军……2019年,宝安评选20名“宝安工匠”(含5名“宝安大工匠”)。他们代表宝安产业工人队伍的最高水平,是宝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作为享誉全国的工业大区、产业大区,宝安有着近300万产业工人。在深圳经济特区4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宝安从以制造业起家,到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再到以创新驱动助推“产业强区”。在这渊源长河中,沉淀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生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区委书记姚任指出,每个工匠都是一个标杆、一粒种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宝安发展的最大底气。如何让这些行业佼佼者“脱颖而出”,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得到弘扬,带动更多的技术工人专注在宝安制造一线?宝安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区总工会牵头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一套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宝安工匠”(制造业)评选指标体系,并按照区委区政府1号文件的要求,在2019年全面启动“宝安工匠”(制造业)认定工作。这是宝安对国家和广东省关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政策的具体实践,有效破解了“规范优秀技能人才评选管理制度”难题,为建设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助推宝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该指标体系获得广东省总工会2019年度工会工作创新奖一等奖,《工人日报》头版刊登介绍。

树立行业标杆,建设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

“要么不透、一透就漏。”这曾是中厚板单道激光焊的行业技术难题,却被大族激光的邓时累攻克了。凭借对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突破性创新,邓时累成为高功率焊接领域的“顶梁柱”,201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亦是宝安首批认定的5位“宝安大工匠”之一。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产业第一、企业至上”,把好企业、好企业家及高技能人才作为“心肝宝贝”。

在区六届四次党代会上,区委书记姚任在报告中指出,“宝安区必须坚定坚守‘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目标定位,努力把宝安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之核、枢纽之核、产业之核、创新之核,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创新创业高地、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高地。要提升全区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育一批‘宝安工匠’。”

同时,区委区政府也把《宝安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作为2019年1号文件,提出要“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把宝安打造成为珠江东岸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核心区。

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是推动宝安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需要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区委区政府全力以赴集聚技能人才、留住技能人才、用好技能人才。为此,宝安专门成立2019年“宝安工匠”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时任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立德担任组长,全力推进相关工作。

创新评价体系,量化指标确保科学有效

此前,国内多地均开展过工匠评选,但多以定性为主,层层推荐,缺乏相对科学的评选量化指标。宝安该如何突出创新和技能导向,让“宝安工匠”这些“脊梁”挺起来、标杆立起来?姚任要求,要结合宝安的产业特点,建立科学有效、可量化的工匠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传统的工匠评选认定方式。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欧瑞志表示,“宝安工匠”认定要深度结合宝安产业需求,面向应用型普通一线岗位工人。通过认定将他们纳入高层次人才范围,为庞大的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树立职业标杆,让他们看到即便是在一线岗位也能成为‘宝安工匠’,增强其自身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

为此,区总工会按照区委工作部署,牵头成立项目组,寻找路径。通过数十次深入企业调研,征求行业专家、一线技术工人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符合宝安产业实际、具有宝安特色,可量化、易操作的“宝安工匠”(制造业)评选指标体系。

在制造业中存在海量工种,如何进行类属划分,让一套指标体系能够适配于不同工种的生产特征?这是在指标体系建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挑战。该指标体系梳理全生产流程规律,将海量工种划分为研发设计、工艺工程、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维修维护五个工类。

对“宝安工匠”的评选认定涉及方方面面,该量化哪些指标?如何分配权重?该评选指标体系首次从量化和定性两个层面展开建构,设置“技能水平、经验水平、劳动贡献、工序难度”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技能水平占30%的权重,细分为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行业认可4个二级指标;占25%权重的劳动贡献则分为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传授3个二级指标。

“分级量化能科学设计量化评分标准及计算公式,客观地测量和选拔出优秀的技能人才,保证指标体系具有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区总工会负责人介绍,二级指标之间存在着较为严格的逻辑关联,充分考虑行业差别、岗位属性、学历与技能关系,以及技能学习与积累等方面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激发创造力,让“宝安工匠”担起时代使命

对照“宝安工匠”评选指标体系,且经过多轮检验和测评,宝安率先在优势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评选认定了20名“宝安工匠”。评选活动也受到企业的重视和职工的欢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说,“这为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工匠文化体系提供了有力参考,也为一些学历较低、长期从事技术的产业工人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

“宝安工匠”古显善就是典型例子。27年前,学历不高的他从建筑工地做木匠的“大工”,进入银宝山新成为模具厂的一名工人,从学徒工开始做起。凭着一股韧劲儿,他钻研模具制造技术26年,成为广东省模具名师。

“不只看重学历、专利、获奖情况,更看重的是大家的‘绝活’技能,给很多基层技术工人提供了机会。”获得“宝安大工匠”的邓时累如是说。

在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总经理陈焱看来,通过量化指标评选认定“宝安工匠”,激发宝安产业工人的奋斗热情,也让企业有信心扎根宝安发展。他建议,还要做好“宝安工匠”的持续引导、培育工作,让他们担起新时代的光荣使命,不断产生创造力。

获得“宝安大工匠”的邵鹏睿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通过科学的评选指标体系挖掘“宝安工匠”,体现出区委区政府对人才的重视,有利于吸引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到宝安发展,加快不断从“制造”向“创造”阔步迈进。

“宝安的做法,不仅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对地方政府如何将中央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意见落地生根,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行业专家也对这一评选指标体系构建给予高度评价。

当前宝安正高质量推进“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建设,奋力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先锋样板城区。接下来,区总工会将认真做好其他行业的认定指标体系,将工匠评选覆盖到全区所有制造业,以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把宝安产业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筛选出来,培育更多“宝安工匠”,引导他们积极为宝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宝安日报记者 何冬英 通讯员 邬云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