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推进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 探索“放管服”改革新思路

宝安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为企业贴心服务。

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流程图

一线网格员对一体化推送的企业注册信息进行上门核实,解决冒用他人地址、恶意注册、虚假注册、无法联系、无证经营等实际问题。

2018年9月27日,深圳市飞阳网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流塘社区注册成立,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刚注册不久,就收到宝安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发来关于邀请“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互助分享交流会”的邀请短信,让企业倍感温暖。

宝安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何会如此迅速地找到这家新注册的公司并有针对性地发送活动邀请?原来,这是宝安区实施了商事主体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改革后出现的新变化——商事主体在宝安注册,信息将共享到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区网格管理部门到现场核实信息源,又把核实信息、核查结果反馈至一体化平台后,大数据资源中心把商事主体信息推送给区企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服务部门,这些单位根据商事主体的核查信息,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快速分板块开展服务。

飞阳网技术有限公司注册后,区网格管理部门现场核实企业信息,并把核查结果反馈给一体化平台,通过一体化平台的分拨和处置后,宝安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成功找到飞阳网公司,并迅速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实施商事主体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搭建一体化平台正是宝安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也是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全新探索。

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拉开序幕,宝安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站在新的时代“风口”上,如何创新治理思路,提升行政效率,运用更有效的措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宝安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和政务服务的优化提升。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在区委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要不断丰富“智慧+服务”内涵,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强化信息共享互联,推动审批、服务、监管一体化联动,全力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区;区长郭子平在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表示,要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经济健康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务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优化发展环境。宝安积极落实国家部署,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本地民营经济活跃、社会主体多元化等特点,在深圳率先应用完善统一地址库和块数据体系,打通政务服务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执法监管系统、企业服务系统等,形成商事主体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联动机制,驱动政府治理创新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大大缩短企业办事时间,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同时,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还通过联动进一步强化对商事主体的监管与服务,对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形成有力的补充,让商事主体在宝安实现“安心创业,快乐生活”,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新的“宝安经验”。

打通审批、监管、服务链条 解决商事主体监管“痛点”

宝安地处粤港澳湾区的核心区域,实有管理人口558.3万。长期以来,活跃的市场经济一直在为宝安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2013年商事登记改革之后,宝安的商事主体数量更是蓬勃增长。数据显示,目前宝安区商事主体总量累计71万余户,位居深圳市首位,对比改革之前商事主体总量30余万户,5年多的时间,商事主体的数量增长了一倍多。

随着商事主体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宝安开始着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宝安以大数据为核心基础,全力建设“智慧宝安”,形成一批以大数据为驱动,应用成熟、运行稳定的智慧应用,彻底打破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系统不兼容的壁垒,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宝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压缩审批事项,建成全区统一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打造了“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连通”和“100%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的政务服务模式。

但是,在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一些新的“痛点”随之出现。如商事主体登记注册的“零成本、零门槛”“先照后证”,使得商事主体虚假登记、冒用他人地址、无证经营等问题频发,而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给事中事后监管带来挑战。这些“痛点”倒逼宝安智慧政务在实现行政审批事项“100%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之后,还要进一步做到监管、服务同步跟上,及时堵住监管漏洞,提升服务质量。

2017年底开始,宝安在原来智慧政务基础上,依托“智慧宝安”大数据资源平台,率先打通审批、监管、服务各大系统,搭建起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审批、监管、服务业务实时联动和协同并进。

监管一环的完善,又给宝安继续创新优化政务服务方式提供了空间。在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之上,宝安率先推出“零跑动”“秒批”“刷脸办”“全区通办”“主题式”并联审批、“信用审批”等创新举措,推动电子证照信息共享,应用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档案等审批系统信息化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了政府数据治理能力。

深圳聚汇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就是“刷脸认证”审批服务的获益者。2018年9月,该企业办理注册时,29名合伙人只需一部智能手机,通过登录宝安通APP进行申请,在全国任何地方“刷刷脸、眨眨眼”一分钟内就能完成商事登记从严审查环节。

“换做以前,不知要跑多少趟路,到多少个窗口排队,提交一沓沓资料,历经数月才能办得成,现在刷脸就能办结,方便快捷,而且不花一分钱。”深圳聚汇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合伙人刘立志表示。据统计,“刷脸认证”审批累计为2.8万家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平均每天可减少500人次到行政服务大厅现场核实身份。宝安自9月启动为高龄老人提供“秒办秒批”智慧审批服务以来,大幅减少纸质申报材料,老百姓办事更加便捷。

搭建“数据闭环” 从“重审批轻监管”向“优审批强监管”转变

2018年9月25日,某环保科技公司在宝安申请商事登记注册,注册地址为沙井街道后亭社区某工业园3栋2层,经营范围为销售污水处理材料。登记信息随即通过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推送给该网格的安格员。10月10日,安格员对该公司进行核查,发现公司已开业,地址与登记信息相符,但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同时在公司发现少量污水处理材料。安格员提醒公司在未取得许可证之前不得销售危险化学品,并要求尽快办好许可证。10月25日,安格员再次对该公司进行核查,发现仍未取得经营许可证,同时在仓库发现大量污水处理材料。安格员遂将违法线索移送安监部门。次日,沙井街道安监办对该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查获公司销售台账有对外销售记录和相关发票。11月22日,区安监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1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同时,将该公司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抄送区其他政府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并在宝安区信用网上对社会公示。

这个案例,完整呈现了宝安商事主体从登记、审批、监管到企业信用运用的全过程。

从审批到监管,再到服务,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搭建起一个环环相扣的“数据闭环”——从登记源头上规范注册地址,解决当前存在的冒用他人地址、恶意注册、虚假注册、无法联系、无证经营等实际问题;通过信息共享、数据联动和网格员日常巡查,及时将核查情况通过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反馈给相应的监管部门;同时又将监管数据回流到大数据中心,支撑各服务部门为依法合规的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同时对不合规的企业进行相应约束。

为了使这个“数据闭环”有序运行,宝安制定了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协同工作标准化业务流程,一一梳理事项登记、后置审批、信息分拨、现场核查、执法处置、主动服务等15个工作流程,涉及43个证照、15个监管部门、3个服务部门,确定一体化总体框架、流程改造、数据流转、权限管理等方面的实施要求,有力推动商事登记“重审批轻监管”向“优审批强监管”转变。

在审批环节,商事主体登记注册后,市场监管部门将登记注册和后置许可数据实时同步至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在监管环节,大数据资源平台精准获取商事主体对应的网格信息,同步将注册地址、后置许可等信息推送至网格化管理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自动分配给相应的网格员进行上门核查,发现“地址不正确”“无证经营”等行为后生成巡查事件,同步推送给市场监管、安监等部门进行执法监管;在服务环节,大数据资源平台将“地址正确且后置许可齐全”的商事主体信息,推送给企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部门开展精准、个性化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及时快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精准服务

自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上线以来,宝安企业申报事项的审批效率和行政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相关部门更主动、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深圳艾利佳材料科技公司是一家极具发展前景的初创型高科技企业,在2018年宝安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企业在宝安注册后,注册信息经网格部门核对确认后推送到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宝安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根据企业类型进行标签分类,并制定了精准的“服务套餐”。在了解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又通过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精准邀请艾利佳公司参加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系列项目路演活动,最终获得浦发银行300万元的融资。

欣旺达公司是宝安区本土大型企业。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开通后,宝安区人力资源局下属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汇总梳理了自2016年以来欣旺达公司的289条服务记录,发现该公司近年来人才引进具有数量大、占比高的特点,于是在2018年该企业人才引进高峰期专门为其开通在职人才引进批量审核绿色通道,有效弥补了以往企业服务中缺乏信息平台有效录入和系统梳理的缺陷,公司平均每例在职人才引进业务办结时间从40个工作日压缩为10个工作日,大幅缩减该企业人才引进的时间成本。

不止是企业,就连宝安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感受到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有了一体化平台,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知道哪些服务对企业是有效的。”宝安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通过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中心可以通过新注册商业主体的注册信息和相关数据,判断该主体的人才类别和人才服务需求,从而从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中挑选适合该主体的项目,精准推送信息,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截至目前,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精准对接新增注册企业电话服务432次、发送服务短信息1732条,助力企业人才引进、公益招聘和创业扶持。区企业服务中心累计向新增注册企业采取短信服务方式提供产业政策解读、融资贷款补贴、企业诉求处理、境内外展会、企业上市等服务信息4732条。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面向宝安区创新百强企业、国高企业、创赛优秀企业等服务对象开展专场对接活动,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成12亿元科技金融贷款。

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对营商环境的提升作用可从一组数据中显现出来:2018年9-11月份,宝安区新登记各类企业13828户,同比增长8.29%,占深圳市新登记企业60847户的22.7%,深圳各区排名第一。

提升企业归属感与认同感 宜居宜业“共享家园”加速形成

2018年9月19日,深圳市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善了将注册地由其他地方变更至宝安区的商事信息登记。不到一周时间,宝安区主要领导就率领经促、科创等部门来到公司走访调研、了解需求。在经促部门的主动服务下,公司申报重大技术装备资金奖励,申请金额达662万元,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增强在宝安发展壮大的信心。

“在宝安,不需要政府部门的时候,企业可以不跟他们打交道,有效避免了对企业自主经营的不当干扰。需要政府部门服务的时候,他们就在身边,能精准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黎明说:“这让我们感受到宝安区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和对人才的关心,为企业成长壮大增加砝码。我们很庆幸选择了宝安,更对未来在宝安扎根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不需要的时候远在天边,需要的时候近在眼前”,这成为宝安区推行审批监管一体化后政务服务的真实写照。有观察人士表示,当前,宝安区正在大力推行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体制创新,引导各类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而审批服务监管一体化工程的监管和服务对象是市场主体和商事主体,是新时代基层治理体制的有力补充,有效推动了宝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工程的助力下,宝安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各类商事主体对宝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商事主体主动参与到宝安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中来,宜居宜业的共享家园正加速形成。

华讯方舟集团是宝安区土生土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华讯方舟用科技手段与公益相结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该集团成立了“华讯512关爱生命基金”,成立社工服务中心,帮助精准扶贫乡村的建设;自主研发太赫兹频谱用在卫星上,实现把优质教育资源和山区贫瘠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大批教育资源贫瘠地区的孩子利用卫星网络,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华讯方舟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吴光胜本人也一直长期资助汶川地震灾区的孤儿,并荣获第十三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人物奖。

在石岩街道的鼎宝宏绿色工业园,有一支著名的“爱心粥义工队”。近一年多来,每天早上7时前,工业园的前后两个门口都会排起长队,来自宏齐光电子公司的义工们把煮好的八宝粥端到门口,并于7时开始进行派发,数百名园区员工、环卫工人及周边居民会到这里领取爱心八宝粥。“这是公司的爱心小善举,主要是为了给园区员工、街坊提供方便,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助力宝安的文明城市创建。”宏齐光电子公司总经理郑丹华说。

从2017年到2018年,连续两年举办的宝安马拉松上,每次都能看到上百家企业的身影,这些企业自发组成“企业跑团”,用脚步丈量宝安土地,用激情和汗水为宝安城市发展呐喊助威。“宝安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也要让这座城区更美更好。”“企业跑团”一跑友表示。

宝安日报记者 郑礼军 陈董成 通讯员 黄云霞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